1.美国现十年来最大破产潮,美国疫情到底有多严重?

2.如何看待中国石油巨亏近300亿这件事呢?

3.俄罗斯与欧佩克闹“离婚”,美国页岩油为何躺枪?

油价下跌趋势_油价断崖式下跌

金融危机期货中石油跌最多。PTA、PP、塑料、白银、菜籽油、豆油、棕榈油均收于跌停,其中PP跌幅最大,1505合约触及跌停板8208元/吨,刷新纪录新低,塑料1505合约紧随其后,触及跌停板8445元/吨,再创五年半以来新低。

一、金融危机期货

欧佩克不减产的决定,不但令原油暴跌至逾四年低位,也令全球商品普遍遭遇抛售。而在昨日国内期货市场上,这一恐慌情绪进一步放大——七大品种罕见跌停,演绎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最惨烈的跌势。油价的调整继续施压其余大宗商品期货品种。”业内人士分析,2015年商品市场前景难言乐观,因在低通胀环境下美元继续受到支撑,而美国以外的经济增长仍然乏力。

二、油价暴跌还令化工品和油脂深受重挫

PTA跌至近六年低位5158元/吨此外,因油价暴跌影响生物柴油需求。棕榈油1505合约开盘1分钟内,以3万余手成交量陡然下挫,触及跌停板5042元/吨,逼近9月末创下的五年半低位5036元/吨。豆油惊现断崖式下跌,1505合约开盘放量重挫触及跌停,不久便打开跌停板,期价一度持于5570元/吨附近窄幅整理,午后封跌停5570元/吨。菜籽油触及跌停板5800元/吨,距此前触及的五年半低位5796元/吨仅咫尺之遥。

综上所述,理论上而言,金融与经济本身就存在较大差别,金融是以货币和资本为核心的系列活动总称,与相对应的主要概念有消费和生产,后两者则主要是围绕商品和服务展开,所以还是有区别的。

美国现十年来最大破产潮,美国疫情到底有多严重?

输入性通货紧缩 :指进口大于出口导致的,当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减少,人民的货币所得减少,购买力下降,影响物价之下跌,造成通货紧缩。长期的货币紧缩会抑制投资与生产,导致失业率升高及经济衰退。

通货紧缩效应———企业利润减少;个人预期收入降低;宏观经济悲观衰退;价格下降;币值上升;金融秩序混乱等。

通货紧缩出现的原因,主要包括下述一些方面:

一是生产过剩。产品供给大于需求,大量产品销不出去,造成通货紧缩的发生。一些国家的经济尚未从根本上摆脱生产过剩的制约,以至于一旦出现问题,就会面临通货紧缩的风险。

二是有效需求不足。因受到股市低迷、投资减少的制约等负面因素影响,消费物价指数与以往相比有所下降,这也是通货紧缩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有效需求不足和生产过剩互为因果。正如一个胃病患者,说自己“消化不良”(需求不足)或“吃得太胀”(供给过剩)是一回事一样。三是作为全球经济火车头的美国,经济一直复苏不力,这对依赖美国经济带动的全球不少国家和地区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同时,也促使这些国家的通货呈现下降之势。

首先,中国是全球主要的原油净进口国,2013年中国原油产量为2.0813亿吨,消费量为5.0738亿吨,出口量仅为92万吨,进口量达到2.8259亿吨,进口依赖程度达到55.7%,国内人均原油消费大概仅为全球人均消费水平的50%左右,随着今后我国原油消费规模的持续增长,对外依存度也将显著提高。

国际国内原油市场具有较强的联动效应,且国际原油价格下跌直接导致国内原油价格及下游能源化工产品价格联动走低,国内成品油市场将可能在本月底迎来新定价机制执行以来的首次七连跌,国际原油价格下跌还对国内物价指数产生较重利空压制作用。

原油价格与国内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具有密切的关系。CPI构成中,交通、通讯类消费价格位居第4位,并占据9.95%的权重,而交通消费价格又与原油存在密切的关系。PPI构成中,根据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力,选取矿产、能源、黑色金属、有色金属、机械产品、化工产品、橡胶产品、建材产品、轻工原料、农资产品作为生产资料市场价格指数的构成大类。样本的选取充分考虑整体性和代表性,使样本形成的数据能有效代表全国的价格走势。显然PPI与以原油为代表的能源价格也存在密切的关系。国际原油价格下跌对国内CPI和PPI指数走势产生较强的助跌作用。

其次,原油不但自身是重要的能源品种,而且还是工农业、交通运输业的重要原材料,另外还是中下游较多能源化工品种的主要母产品。因此,原油在国内生产和生活资料价格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原油价格持续大幅下跌,势必拉低国内整个物价水平,并对国内通货波动产生较重利空作用,使通货形势由膨胀向紧缩转换。

国际原油价格与国内能源上游生产、供应产业的景气程度呈现密切的正相关关系,原油价格上涨和下跌分别导致能源供应产业的利润的增长和缩减。同时,原油价格还与国内中下游能源化工行业的景气程度呈正相关关系,原油价格适度上涨,则能源化工产品的成本和价格联动走强,甚至由于终端消费需求旺盛,导致能源化工价格涨幅更大;原油价格持续大幅下跌,则能源化工产品的成本和价格联动走弱,甚至由于终端消费需求疲软,导致能源化工价格跌幅更大。

在此背景下,央行货币政策取向也将逐渐过渡至中性偏宽松,以适度增强资金流动性,降低能源化工企业的资金成本,缓解由于国际原油价格下跌带来的国内通货紧缩预期。

如何看待中国石油巨亏近300亿这件事呢?

美国抗疫不利,导致经济远远没有脱离危险状态。卷入了危机漩涡的美国,出现了近十年来最大的破产潮。

自疫情在美国暴发以来,数以千计的美国企业先后走上破产法庭,其中不乏百年老店、行业巨头、时代先锋。由此来看,美国疫情严重程度绝非美官方所说的一切都在可控范围内。

根据标普全球市场情报(S&P Global Market Intelligence)数据显示,截至8月9日,已有424家公司申请破产,这超过了自2010年以来任何可比时期的破产申请数量。

当前,美国累计确诊人数已经突破500万?恐怖关口?,在的袭击下,原本已被电商蚕食的美国实体零售业愈发艰难。

被称之为美国经济主引擎动力?消费,占美国经济活动的70%,但由于疫情期间服务及商品需求的萎缩,今年二季度美国个人消费支出下滑34.6%,成为了拖累美国经济的重要因素。

破产对大多数行业产生了影响,但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公司受到的打击最为严重。据标普全球市场情报公司数据,今年已有100家消费品公司提交了申请,其中包括大型零售商彭尼百货。

除了美国零售巨头轰然倒下之外,能源行业的大佬也是千疮百孔。今年工业和能源行业有近100家公司申请破产,其中包括租车巨头赫兹、页岩油气先锋切萨皮克能源,以及石油公司Ultra Petroleum等。

由于疫情重挫全球能源需求,3月开始国际油价断崖式暴跌,当下油价较年初每桶逾60美元,已下跌了约三分之一。更关键是,能源行业是美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占GDP的8%,全美雇员达1000余万人,该行业深陷低迷对美国经济复苏殊为不利。

美国近十年来最大的破产潮出现,可以看出美国疫情到了十分严峻的局面,美方疫情防控系统可能已经失灵了,美方疫情的可防可控局面已然打破,现在美方的感染人数已超500万,死亡人数超16万人。在破产潮的折射下,我们可以看出美方的疫情已经严重到了无法预测,无法控制的局面。

希望美方能在破产潮背景下,正确认识到疫情的严峻性,及时放弃排斥他国的政策,加强国际合作,减少单打独斗的措施,联合世界,一起来抵抗人类共同的敌人。

俄罗斯与欧佩克闹“离婚”,美国页岩油为何躺枪?

12月27日,路透社爆出中石化暂停两名高管的交易业务,原因据说是,在原油衍生品市场亏损数十亿美元 。其中,该公司一季度亏损162.3亿元,二季度亏损137.53亿元。据中国石油方面称,二季度亏损较一季度环比收窄,经营趋势稳步向好。对此,我们认为,今年大环境不好,的确是导致中石油亏损的直接原因。 不过,中石油也并非所有业务板块都出现亏损,中国石油的勘探与生产、天然气与管道板块在上半年实现盈利,炼油与化工、销售板块则亏损巨大。?

实际上,中石油在炼油环节上出现亏损也并非是今年一年的事情,前些年也常听报道说,中石油下面的炼油厂出现巨亏,每年需要国家拿出几百个亿财政补贴。而同类其他的民营炼油厂却一直是在赢利的。这可能是炼油厂炼油工艺相对落后,效率低下,再加上炼油厂的历史负担很重,各项开销支出庞大等因素造成的。 ?

导致中石油上半年亏损的原因主要还是两个方面:一个是,上半年疫情肆虐,人们出行受到阻碍,国内成品油消费明显下降,而国内炼油能力却在不断增长。原油加工量增速基本稳定,成品油产量有所下滑。另一个是,上半年全球油气需求出现下降,加上欧佩克等产油国前期减产谈判失败,国际油价经历了断崖式下跌。 为了应对疫情的来袭,以及油价的低迷,上半年国内各大石油企业都在削减成本支出,但是石油是国家能源的安全考量,原油产量仍要稳定增加,这就?导致了生产越多,亏损越大的局面。 但是,如果中石油下属的炼油企业,也应该有所改革,引入混合所有制,引进民间的资本和先进的生产和管理技术。如果是这样的话,估计炼油环节的亏损会少很多。

昨晚上刚刚写了分析文章,这里简单分析。

向看一张:图中蓝色为沙特,灰色为美国,黑色为俄罗斯!美国事实上在页岩油技术基础上,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油产国。

之前俄罗斯就说过:即使将油价再下跌40%也能够接受!其实句话应该这样理解:

如果不考虑别的因素,OPEC+一味地减产来保价,未来的原油市场就会让美国抢占份额,这样做就是“饮鸩止渴”!

(1)既然如此,俄罗斯选择:疫情确实影响了国际原油,我俄罗斯也愿意延续之前的减产协议,如果新的协议能够在一个合理区间也可以接受!但是你们OPEC却要加大减产量,但总有一个减产额度啊!

现阶段OPEC和俄罗斯等其他产油国已经在执行的是今年1月1日起减产210万桶/日的协议,其中包括沙特的额外自愿减产。大多数市场观察人士普遍都认为首先这条已经存在的2019年12月通过的减产协议应该是会得到继续的延长(比如延长到2020年底),在这一点上,OPEC和包括俄罗斯在内的非OPEC产油国之间已经在会议前达成了共识!

(2)俄罗斯之前已经透露出来支持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及其盟国组成的OPEC+的联合技术委员会考虑将原油产量再削减100万桶/日,并且认为减产多至100万桶/日的提议将足以平衡石油市场,并将油价推升至每桶60美元。

(3)其实OPEC发起的价格战压低国际油价对页岩油技术发达的美国是一个大挑战!

我们可以看看数据:2008年7月,布伦特原油和美国WTI原油的价格一度暴涨 到147美元/桶,2011年至2014年,美布价格也长期处于100美元/桶价位运行。而从2014年9月份,OPEC发动原油价格战,国际油价开始断崖式下跌。2016年1月份,价格一度下跌到27.1美元/桶,OPEC包括现在的OPEC+想要挤压美国页岩油的决心十分坚决。

但是,经历了2015年缠斗之后,所有的OPEC成员发现,好像对美国没有太大的作用。

(4)事实果然如此吗?不是!页岩油成本太大导致投资集团信心不足!

造成成本增加而盈利不足的原因主要:

用水成本不断上升。按照媒体报道,目前美国页岩油和页岩气开所用的技术是水平井多段压裂技术,这种开方法对水的需求非常大。据二叠纪生产商的数据分析,现在平均压裂作业需消耗1300万加仑(4900万升)的水,两年内耗水量已经增长了40%。2019年二叠纪盆地的水费已经暴涨17%至140亿美元,这是北美生产商2018年用水力压裂砂的费用的3倍多。另外,取水和废水处理的成本在每桶50美分至4美元之间,在此前油价跌破40美元/桶的情况下,这对美国页岩油生产商来说将是一笔高难以承担的高昂费用。

用水成本上升,而国际油价下下跌,自然美国会放缓页岩油生产了!

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大家应该在大街上也会看到:新能源 汽车 的高速发展,对于传统油气能源需求也在下降。虽然这个新能源 汽车 现在还没有太成熟,但是对于传统能源驱动的影响会一步步加大的!正是基于以上原因,俄罗斯直接可以拒绝沙特,拒绝跟OPEC谈,但OPEC根本无法拒绝俄罗斯,后续看情况,应该要么延期,要么就是继续再紧急开会!

欧佩克+维也纳会议,没能达成继续减产保价的协议;俄罗斯表示,4月1日起不再受减产约束。这条重大新闻,让油价迅速下跌10%,市场一片哀嚎。

沙特提出在原来减产额度之上再增加减产数量,遭到俄罗斯反对(俄罗斯不是欧佩克成员,是+);俄罗斯建议把现在的减产维持到年底也没有得到支持。所以,会议是不欢而散。

我曾经突发奇想,欧佩克可能解体。在页岩油革命之后,美国从世界最大石油进口国变成净出口国,彻底扭转了石油市场供求关系,全行业面临供过于求的现实。谁再鼓吹控制碳排放发展新能源,预计越发没有市场。 美国页岩油革命是石油过剩的始作俑者。

去产能之下,欧佩克怎么能够团结?石油经济已经是他们的 社会 结构一部分,哪个国家降低产量都会造成 社会 结构紊乱。我们可以继续观察欧佩克,可能真的可以看到他们各自谋生。

俄罗斯因为石油管道天然气管道大合同等优势,比欧佩克相对好一些,普京国内人气旺是有道理的。油价将继续下跌,暂时看不到支撑位。页岩油成本毕竟偏高,低油价会更难过。

先说结论:本次油价暴跌,在于减产协议未达成,市场供大于求,美国页岩油作为原油的替代品,在原油价格下跌时,也会受到影响造成下跌。

美国页岩油增产空间大,对原油市场响应迅速。目前,美国原油产量全球排名第一。2018年美国页岩油产量达650万桶/天,贡献了美国原油总产量59%的份额。页岩油短期供应爆发力取决于库存井数量,截至2019年9月,美国48州库存井7794口,为 历史 较高水平。根据EIA预测,2020年美国原油产量将会达到1309万桶/天,比2019年产量增长约80万桶/天,是不容小视的边际供应量。此外,页岩油气井开发周期一般只需3-6个月。根据以往,在油价远低于页岩油成本的时候,新井产量衰减较快,美国页岩油可实现迅速减产;当油价高于页岩油成本的时候,启动库存井,美国页岩油可实现迅速增产。美国页岩油气的开生产灵活度高,能够对原油市场形成快速响应。

也正由于美国页岩油的产量惊人,市场供大于求的现象更严重了。

其实很多人觉得这次油价大跌,是美国想打击俄罗斯和伊朗,这种看法是不对的。油价大跌,美国反而最受伤。

沙特、俄罗斯、美国,都是主要产油国。美国是石油净出口国,但同时美国是制造业大国,制造业又会传导致美国的服务业,所以美国的利益诉求是油价在一个合理区间波动,这个区间是50-70美元,如果油价太高,会推升美国的核心通胀,带来滞胀的风险,但如果油价太低,会让美国的石油产业巨亏。

这是因为美国的石油主要面页岩油,在2008年美国发生金融危机后,通过极度宽松的QE注入流动性,度过了危机,之后美国页岩油革命的成功,帮助美国重新走上了经济扩张之路。

此次俄罗斯与欧佩克本来是要协商减产的,因为受到疫情的影响,全球经济不佳,对石油的需求下滑,导致国际油价跌跌不休,欧佩克成员想通过减产的方式来改善供求关系,从而拉动油价上涨。这也是过去欧佩克惯用的方式。

但是俄罗斯并不同意减产,其实俄罗斯的说法也不是没有道理,欧佩克成员国一味的通过减产来拉抬油价,实际上无法改变油价的需求。但是国际原油市场的供给已经不光由欧佩克掌控,美国已经有足够的原油储备,而且美国的页岩油产业发达,可以持续的开石油。

这意味着,油价上涨后,最受益的是美国。因为油价虽然涨了,但欧佩克成员国都是减产的,并不会明显的获益。而美国并没有减产,依然提供充足的供应,那么国际石油的市场份额就被美国抢走了,再这样下去,以后国际油价的定价权就完全掌控在美国手里了。

因此,俄罗斯不同意减产,此次欧佩克减产协议谈崩了。紧接着就是沙特发飚了,大幅增加了其出口石油的折扣,并宣布下个月产量将远超1000万桶/日,甚至可能达到1200万桶/日的记录高位。,这一举动带来了国际原油价格的暴跌,在3月9日,WTI和布伦特原油盘中最大跌幅均超过30%,WTI原油最低跌至27.35美元的价格。

国际油价大跌,美国反而受到了冲击,因为美国有发达的页岩油,正在不断抢占全球石油市场的份额,但页岩油的开成本较高,需要50美元以上才能赚钱。我们看看全球各国生产一桶油的成本各自是多少。

根据相关机构的数据显示,各主要国家生产一桶油的成本为:英国52.5美元,巴西48.8美元,美国36.2美元,中国29.9美元,委内瑞拉23.5美元,俄罗斯17.2美元,伊朗12.6美元,伊拉克10.7美元,沙特9.9美元,科威特8.5美元。

从数据可以看到,当国际油价跌到30美元的水平,页岩油就会开得越多亏得越多,美国页岩油产业就会承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如果美国油价不降,必然就会失去市场份额,失去全球石油的定价权。

所以特朗普真慌了,3月9日下午,据国外媒体报道,特朗普悄悄要求沙特停止油价战。

美国页岩油此次受影响并没有打枪一说。

第一,虽然只是美国没有参与到谈判中,但他却是石油供应市场中的一份子。所以尽管它是在俄罗斯与俄罗斯之间进行的,但是谈判结果会影响到所有的石油供应者,甚至也会影响到所有的石油需求方。

第二,俄罗斯和欧佩克谈崩,主要考虑问题也是美国的页岩油。因为俄罗斯,欧佩克和美国都是石油供应方。而减产只限制了俄罗斯和欧佩克的产量。如果此时只是俄罗斯和欧菲克减产,那么减仓谈判结果达成后的最大受益者就是美国。我想俄罗斯是能看出这个结果的。所以他们不同意减产也是情理之中的。

第三,俄罗斯这次与欧佩克谈崩,可能也是有意而为之的。因为美国之前搅黄了俄罗斯和欧洲之间的北溪2号石油项目,导致俄罗斯损失巨大。这一次因为欧美疫情爆发导致美国现在也很难受,所以俄罗斯也是在此时看准的机会故意谈崩石油减产让美国更加难受。这个也是政治博弈的必然结果。这个时候让美国好受了,那么以后美国只能让自己更难受。

第四,欧佩克,特别是沙特,早就对美国的页岩油有打压的想法。因为在前面几年就有沙特疯狂降价来打击美国的页岩油产量,但是最终却以失败收场。这一次沙特主动降价,可谓一石二鸟。既可以逼着俄罗斯回到谈判桌前继续进行减产谈判,又可以打击美国的页岩油生产。所以他们会很积极的去降价。

综合以上几点,个人觉得美国此次页岩油受到降价影响并非躺枪。是各方争斗必然的结果。

最近由于沙特阿拉伯力推进一步减产遭到俄罗斯的抵制,在3月6号维也纳举行了欧佩克扩大减产谈判最后以失败告终,结果导致全球石油股价全线下挫。现在国际油价暴跌,实际上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事情,代表着整个国际石油价格控制体系遭受到严重的挫败,现在沙特等国家立足石油减产实际上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石油在生产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仅是用来为 汽车 提供动力,还能提供很多的材料,比如说我们现在使用口罩的组成部分喷绒布就是石油化工的一个产品,如果没有石油的话,我们现在大部分的口罩都没有办法发挥应该有的作用。

现在伊朗等国正在爆发严重的新型冠状肺炎,欧洲的情况也是非常严重,所以沙特的这种做法会抬高口罩和医疗防护服的价格,俄罗斯是自然不会同意的,因为伊朗在某种程度上是俄罗斯的盟友,欧洲各国和俄罗斯的经济联系也很广泛。所以说沙特的这种做法有着心怀不轨的行为,当然沙特是和美国有着利益关系,减产之后抬高石油价格,非常有利于美国的页岩气石油销售。

现在美国已经成了一个石油输出国,主要是页岩气石油产量非常大,但是美国的页岩气石油成本是很高的,所以在国际市场上没有太大的竞争力,因此如果抬高石油的价格,让普通的石油和美国的页岩气石油处在同一价格水平上,那么这无疑对美国有着巨大的利益。俄罗斯拒绝减少输出石油,美国的页岩气是由自然是没有竞争力的。

当然现在石油国输出组织大多都是和美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俄罗斯和这个石油突出国组织有点不协调,但俄罗斯也是一个世界能源出口大国,为了顾及本身的利益以及欧洲和盟友的利益应该不会像沙特等国妥协。

此次欧佩克+会议没有达成减产协议,引发原油期货价格暴跌10%左右,主要原因是俄罗斯拒绝进一步减产。

那美国页岩油为什么也会躺枪?理由很简单:

1、当今能源市场,主要以原油、页岩油等主。从目前的能源市场经构发展来看,页岩油的份额并不大,2018年,欧佩克原油的市场份额约为41%,俄罗斯原油的市场份额约为13%,沙特原油的市场份额约为13%,美国页岩油市场份额约为15%。 全球还是以原油为主要能源,既然原油价格暴跌 ,页岩油价格没有理由不受到伤害。

2、欧佩克产油国经济结构大多比较单一脆弱,在全球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同时疫情危机冲击短期基本面雪上加霜,欧佩克产油国为了提振油价,平衡财政,不得不取限产措施。可俄罗斯经济也不太好,原油经济也是其GDP和财政的主要来源,进一步减产对其经济和财政也会带来较大影响。

由于页岩油是当前原油市场的重要补充,欧佩克减产,并不能防止页岩油填充市场和叙利亚原油供应因素, 各经济体利益冲突,导致一损俱损,有何不可以

3、美国页岩油丰富,技术可储量约为580亿桶,位列全球第一。但是,开成本并不低,美国页岩油开成本构成:

全美国六大主要页岩油生产企业的成本测试数据:

美国这6家公司覆盖Permian、EagleFord、Bakken这三个最重要的页岩油气生产地区,2018年页岩油气生产企业油价 平衡点为50美元/桶左右

上周五国际原油重挫。WTI原油主力合约收跌报41.55美元/桶,跌幅近10%,创2016年8月以来新低;布伦特原油主力合约布油跌幅近9%,报45.50美元/桶,刷新2017年6月以来低点。 美原油价格收41.57美元,暴跌9.43%

美国页岩油躺枪是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