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世界十大油田是什么?

2.世界石油储量最丰富的国家是哪国?

3.石油七姐妹的形成发展

4.原油期货净价交易是什么意思

上扎库姆原油价格哪里查啊_扎库姆润滑油是什么品牌

加瓦尔油田:为世界第一大油田。

博利瓦尔油田:年产达l00万桶。

萨法尼亚油田:位于沙特阿拉伯的东北部海域,探明储量33.2亿吨。

鲁迈拉油田:位于伊拉克南部,。探明储量26亿吨,年产量占全国的60%。

基尔库克油田:位于伊拉克北部,开发较早。探明储量24.4亿吨,

罗马什金油田:储量达24亿吨,年产1亿吨左右,居俄罗斯的第二位。

萨莫洛特尔油田:在世界上仅次于沙特阿拉伯的加瓦尔油田,为俄罗斯最大的油田。

扎库姆油田:位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中西部,探明储量15.9亿吨.

.哈西梅萨乌德油田:有输油管通往阿尔泽、贝贾亚等港口外运。

这些大型油田基本代表着背后的大型公司控股,你可以自己找找相关的。

亚洲原油制造商有;zhong石油、中石化、埃克森美孚、韩国SK、韩国双龙、韩国GSCaltex、日本JX集团、壳牌、印度石油、台湾台塑

世界原油制造商:沙特阿美公司——沙特阿拉伯

伊朗国家石油公司——伊朗

埃克森美孚公司——美国

委内瑞拉国家石油公司——委内瑞拉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

英国石油公司——英国

英荷壳牌公司——英国和荷兰

大陆菲利普斯公司——美国

雪佛龙公司——美国道达尔公司——法国

基本这些大型的石油公司就是贸易商了。你可以到黄页里找各个公司的代理。这些东西整理出来很费劲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世界十大油田是什么?

世界十大超级油田是加瓦尔油田、大布尔干油田、博利瓦尔油田、萨法尼亚油田、鲁迈拉油田、基尔库克油田、罗马什金油田、萨莫洛特尔油田、扎库姆油田和哈西梅萨乌德油田。

1、加瓦尔油田

世界第一大油田,位于沙特东部,年产量约2.8亿吨,占据整个波斯湾地区约三分之一的产量,已探明储量高达107.4亿吨。

2、大布尔干油田

来到科威特,大布尔干油田独领风骚。年产量高达7000万吨,其壮丽规模占地700平方公里。这片黄金区域,承载着科威特的石油富饶,也为该国提供了强大的能源后盾。

3、博利瓦尔油田

南美委内瑞拉,博利瓦尔油田为其贡献了约100万桶的年产量。这里主要生产重质石油,为全球能源市场提供了重要的多样性,不容忽视。

4、萨法尼亚油田

位于沙特东北部海域,已探明储量约33.2亿吨,油田的油类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其中一部分输送到港装船,另一部分则是外运。

5、鲁迈拉油田

伊拉克最大的油田,鲁迈拉油田,储量占全国60%。它是伊拉克石油工业的支柱,为该国提供了强大的财政支持和国际话语权。

6、基尔库克油田

位于伊拉克北部的基尔库克油田,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油气田之一。其探明储量高达24.4亿吨,为伊拉克提供了重要的能源支持,成为国家经济的稳定器。

7、罗马什金油田

俄罗斯,这个石油巨头的故乡,拥有罗马什金油田,年产约1亿吨,储量达24亿吨。这里主要生产中质与重质原油,为俄罗斯提供了坚实的经济支撑。

8、萨莫洛特尔油田

俄罗斯西伯利亚的萨莫洛特尔油田,已探明储量20.6亿吨,年产量约1.4亿吨。这片地区的石油财富,不仅支持着俄罗斯的国内需求,还在国际市场上发挥着巨大作用。

9、扎库姆油田

位于阿尔及利亚中西部的扎库姆油田,探明储量高达15.9亿吨以上。这个地区的石油,为阿尔及利亚提供了宝贵的财政支持和能源安全。

10、哈西梅萨乌德油田

位于阿尔及利亚东北部,临近撒哈拉沙漠的哈西梅萨乌德油田,以其低含硫量和优质原油而著称。这片区域的石油财富,主要输送到港口外运,为国家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加瓦尔油田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扎库姆油田

世界石油储量最丰富的国家是哪国?

(1)加瓦尔油田:位于沙特阿拉伯东部,首都利雅得以东约500千米处,探明储量达107.4亿吨,年产量高达2.8亿吨,占整个波斯湾地区的30%,为世界第一大油田。油井为自喷井,原油含腊量少,多为轻质油,凝固点低于-20℃,便于运输。有输油管通腊斯塔努拉油港(世界最大油港)外运。

(2)大布尔干油田:位于科威特东南部,探明储量99.1亿吨,年产7000万吨左右。原油特点与加瓦尔油田相似,多由米纳艾哈迈迪油港外运。

(3)博利瓦尔油田:位于委内瑞拉东部,奥里诺科平原上。多为重质油,探明储量52亿吨,年产达100万桶。

(4)萨法尼亚油田:位于沙特阿拉伯的东北部海域,探明储量33.2亿吨。原油部分通过输油管运往黎巴嫩的黎波里、西顿,叙利亚的巴尼亚斯港装船。一部分输往腊斯塔努拉外运。

(5)鲁迈拉油田:位于伊拉克南部,50年代即已开发,紧邻本国油港,发展迅速。探明储量26亿吨,年产量占全国的60%。出口经本国在波斯湾头的三个油港,即霍尔厄尔阿巴亚、米纳厄尔巴克尔与法奥。

(6)基尔库克油田:位于伊拉克北部,开发较早。探明储量24.4亿吨,原油多经管道从地中海东岸的几个港口(土耳其的杜尔托尔港,黎巴嫩的西顿港等)出口。

(7)罗马什金油田:位于俄罗斯的伏尔加——乌拉尔油区(即“第二巴库”)。储量达24亿吨,年产1亿吨左右,居俄罗斯的第二位。该油田主要生产中质与重质原油,含硫量较高。

(8)萨莫洛特尔油田:位于俄罗斯西西伯利亚油区(即秋明油田或“第三巴库”),地处西西伯利亚中部。探明储量20.6亿吨,年产1.4亿吨左右,在世界上仅次于沙特阿拉伯的加瓦尔油田,为俄罗斯最大的油田。上述二油田除供国内消费外,一部分还经“友谊”输油管(以阿尔梅季耶夫斯克为起点,分别经乌日格罗德和布列斯特出口,年输送能力约1亿吨)向东欧国家出口占一半以上,向西方国家出口约占40%左右。

(9)扎库姆油田:位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中西部,探明储量15.9亿吨,多数为自喷井。原油质量好,含腊少,有管道通往鲁韦斯油港和首都阿布扎比外运。

(10)哈西梅萨乌德油田:位于阿尔及利亚东北部,撒哈拉沙漠的北端。油田中干井少,单产高;原油含硫量低,质量好。有输油管通往阿尔泽、贝贾亚等港口外运。

石油七姐妹的形成发展

石油大国是:1、委内瑞拉,2、沙特阿拉伯3、加拿大,4、伊朗 ,5、伊拉克,6、科威特,7、阿联酉,8、俄罗斯,9、尼日利亚。世界上超过三分之一的能源来自石油,远超过其他任何能源。基辛格有句名言“谁控制了石油,就控制了全世界”。的确,作为全球最重要的战略物资,如今的石油就相当于古代战争中的“粮草”。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一旦粮草被对手拿捏了,战争的胜利将无从谈起。同样的道理,在现代化战争中,如果石油补给给被敌人切断,交通会立刻陷入瘫痪,不管多先进的战机、坦克等装备,瞬间就变成一堆废铁。因此,从二战之后,几乎所有国家都十分看重这项战略。

1、委内瑞拉

委内瑞拉位于南美洲的北部,是一个石油非常丰富的国家,其石油量已超过3000亿桶,虽然石油量位居世界第一,但仍旧是一个非常穷的国家,因为其石油品质较差,还极为难开。委内瑞拉已探明石油储量3040亿桶,超过了被大家视为“盛产流动石油”的中东。占全球储备比例的17.8%,每日石油储量238万桶,每日石油消耗74.6万桶,储量可供其使用1116年。

为什么同样拥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石油的中东“石油丰富”,原油质量差,开困难。委内瑞拉虽然储量世界第一,但这些地下近万米深的石油属于劣质高硫重油。这种原油以油砂的形式隐藏在地下深处,不仅极难开,而且极其昂贵。而且必须经过提炼和混合才能出口。相比轻油,质量差很多,只能靠低价策略,卖给一些经济落后的地区。开困难和油品质量差造成的二次加严重影响了委内瑞拉石油的生产效率和成本。在世界轻质原油丰富的前提下,油气开企业当然不愿意开重油。其次是,设施投资少,开和提炼技术落后。与沙特阿拉伯一样,委内瑞拉最初的石油开系统也依赖于欧美石油公司。他们把土地租给欧美的石油公司,自己收取租金和分红。因此,大量的石油利润被外国公司拿走。所以委内瑞拉想重新控制石油,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就规定新油田只能由委内瑞拉国家石油公司开。外资石油公司的税收和租金不断提高,甚至90%的利润都被征收。无利可图的外资只能大量撤出,委内瑞拉也受到了各国的制裁。而委内瑞拉的石油开技术停留在20世纪70年代。与开成本高相对应的,是石油冶炼水平低。这些低端油品种的自然利润极低。因此,虽然石油储量最大,但石油销售收入根本无法与其他国家相比。

当然,委内瑞拉的贫穷和美国的制裁也有很大关系。由于地处拉美,却处处和美国对抗,因此委内瑞拉的石油出口饱受美国制裁。除了古巴,南美各国都不敢与它交易。而销往其它洲的话,高昂的运输成本,更得不偿失。

2、沙特阿拉伯

沙特阿拉伯是世界石油储量最多的国家之一,其产量和储存量都位于世界首位,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路上油田和海上油田,其油产量达到了2665亿桶,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石油大国。“头顶一块布,全球我最富”,说起沙特阿拉伯,估计没谁不知道,这个远在中东的国家因为丰富的石油,还有各种花式炫富的消息而闻名全球。沙特阿拉伯,位于西亚,东濒波斯湾,西临红海,沙特是名副其实的“石油王国”。中东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中东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沿岸地区,自身对石油的消费量很少,中东所产石油90%以上由波斯湾沿岸港口用游轮运往欧洲西部,美国、日本、中国等国家和地区。

目前,沙特阿拉伯已探明石油储量2980亿桶,占全球储备比例17.85%,每日石油产量1052万桶,每日石油消耗264万桶,储量可供其使用309年。尽管,沙特阿拉伯已探明石油储量略低于委内瑞拉,但其石油都位于传统上可进入的油井内,而这些油井本身就位于广阔的油田内。沙特阿拉伯的石油储量占全球石油常规储量的五分之一以上。随着勘探力度的加大,沙特阿拉伯很可能重新占据榜首的位置。美国地质调查局预测,沙特沙漠下可能藏有超过1000亿桶石油,有待被发现和开。

300用,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石油大国。

3、加拿大

加拿大是世界石油产量排名第三的国家,其石油主要分布在阿尔伯塔省,其石油产量在16之间,其实加拿大的产油量非常低,因为其开非常耗费人力和财力,但是它的石油品质都非常好一说起石油我们就会想到中东,知道中东拥有着众多石油。而中东很多国家,也都凭借着石油发家致富了,走上了人生巅峰。没有会想起来加拿大也有石油。事实上加拿大的石油多的超出我们想象。

目前,加拿大已探明石油储量1700亿桶,占全球储备比例9.8%,每日石油产量348万桶,按每日石油消耗221万桶,其石油存储可供其使用210年。

但是,加拿大石油并没有沙特和委内瑞拉关注度高,一方面是因为加拿大石油主要分布在阿尔伯塔省,不过阿尔伯塔省的石油虽然丰富,但是高密度、高杂质、高开成本的油砂,很难进行开,所以在产量上远远不及沙特和委内瑞拉。另一方面,加拿大的石油缺乏活力,流通性较差,而且很多公司都是美国总部,相当于是作为一个“殖民地”性质的产油区块,利润被最大程度上的压榨。也就是说,加拿大的石油行业发展是很不景气的。根据数据显示,加拿大98%的原油都是出口到美国,而且加拿大目前仅有4条输油管道,管道能力的5/6都是运往美国,唯一一条管道到港口的目的地也是通过海运到美国,美国以外目的地出口仅占全部出口的0.8%。可见,加拿大的原油一直都是卖不到好价钱的,话语权相当于是牢牢地把握在美国的手中。

4、伊朗?

伊朗是世界第四石油生产国,其石油主要位于世界石油天然气最为丰富的东部地区,石油生产量达到了1574亿桶,曾为中国运输了约2000万吨的石油,也是世界上石油最富有的国家之一朗,位于西亚,北邻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土库曼斯坦,西与土耳其和伊拉克接壤,东面与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相连,另与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隔海相望,南面濒临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和阿曼湾。伊朗的石油生产史已有100多年了,若持续按照目前的开速度进行开,该国的石油储量还可以维持100年。伊朗石油分布在大约150个油气田,其中许多油气田也是石油、原油和天然气的重要来源。伊朗目前已证实石油储量1560亿万桶,占全球储备比例9%,每日石油产量425万桶,其存储可用202年。

2012年,美国、欧盟对伊朗石油实施禁运,叠加限制外资对其油气项目投资,伊朗在投资与合作、技术输入和硬件设施上均受限,产量急剧下降,最低至270万桶/日。2021年至今,伊朗尽管面临制裁,但仍设法增加出口。所周知,美伊谈判已旷日持久,自2021年4月以来,美国和伊朗在维也纳举行了八轮间接会谈,伊朗旨在恢复协议,解除制裁以换取其限制发展核;美国旨在抑制油价,来缓解应对国内高通涨现状。近期美伊互信姿态释放乐观情绪,叠加英、法、德、中、俄对取消制裁持积极态度,美伊双方达成协议仅一步之遥。

5、伊拉克

伊拉克位于亚洲西南部,石油产业是该国家的精神支柱,凭借其地理条件发,石油,天然气分丰富,其石油产量也丰产丰富,大约有1425亿桶,也是石油储量排名前十的国家之一。伊拉克,位于西亚,北接土耳其,东临伊朗,西邻叙利亚、约旦,南连沙特阿拉伯、科威特,东南濒波斯湾,国土面积约43.7万平方公里。伊拉克已证实石油储量1450亿桶,占全球储备比例8.4%,每日石油产量264万桶,其存储可供其使用453年。曾几何时,在阿拉伯世界的诸多土豪之中,伊拉克是唯一一个既不缺钱、也不缺水的国家。既有辉煌灿烂的历史,也有得天独厚的石油,更坐拥肥沃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自然,伊拉克在独立之后就呈现出迅速发展之势。20世纪70年代初,阿拉伯世界各产油国兴起了石油国有化运动,伊拉克也不例外,原属于外国公司的石油工业被收归国有,这些原本只有少量租借费的产油国,因此收入暴增,逐步发展成为中东地区经济最为发达和活跃的国家。

可以说,如果不是因为暴富之后伊拉克的野心膨胀,先后掀起了两伊战争和侵略科威特的战争,倚仗着肥沃的土地和极为丰富的石油,伊拉克人完全可以享受如沙特人一样的待遇,即便是躺着不干活,依然可以衣食无忧。

由于旷日持久的战争,曾经富裕的伊拉克变得满目疮痍。从此之后,几乎浮在石油上的伊拉克,不但没有了昔日的待遇,甚至很多时候连饭都吃不饱。

6、科威特

科威特是一个石油和天然气储量都非常丰富的地区,其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为140亿吨,约为15桶,占据世界石油储量的10.8%,该国家的石油公司也是世界公认的顶级石油企业。

7、阿联酉

阿联酉也是目前石油出口量最大的国家,凭借其石油的产量,已成为一个名副其实富得流油的国家,其石油主要集中在扎库姆油田,石油产量为133.4亿吨。约为1050亿桶。

8、俄罗斯

俄罗斯不仅是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国家也是石油和天然气十分丰富的国家,主要集中在西伯利亚大草原,其次是伏尔加乌尔拉,作为世界最大石油储量国家,其已探明的石油量高达1078亿桶。罗斯,位于欧亚大陆北部,地跨欧亚两大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境内石油主要分布在雅库特和萨哈林两大油气盆地。

目前,俄罗斯已证实石油储量600亿桶,占全球储备比例6.2%,每日石油产量1070万桶,每日石油消耗220万桶,其储存可供其使用113年。

根据区域划分,俄罗斯石油产量最丰富的地区位于西西伯利亚,是全国产量最大的产区,产量占地区总产量约77%,占全国总产量约45%。Samotler油田是该自治州的最大油田,也是俄罗斯的最大油田。

伏尔加-乌拉尔,是俄罗斯次于西西伯利亚的第二大石油工业区,著名的Urals Blend油种,便是根据此地命名。Romashkinskoye是伏尔加-乌拉尔的一个大型油田,以此油田为代表的伏尔加-乌拉尔地区,整体特征为油田的普遍老年化。

所以,目前原油勘探与开发的中心逐渐东移,东西伯利亚或成为未来俄罗斯原油增量的主要来源。

近几年,欧美对俄罗斯油气工业的制裁主要针对的是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海上以及难的开发,俄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推动本国油气工业的技术进步,逐步摆脱对欧美国家的设备依赖与技术依赖。

9、尼日利亚

尼日利亚是非洲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非洲石油量最多的国家,该国家不仅经济非常发达,而且也非常丰富,其石油产量约为372桶,也是世界石油最多的国家前十名之一。

石油,一种能源,它的出现,标志着人类从农业文明顺利向工业文明及工业后工业化文明的发展迈进,它是工业的重要原料,被誉为工业的血液和经济发展的动力推进器,石油,它为人类提供了新的生活状态和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石油也因此成为人类和世界各国的抢手货。

原油期货净价交易是什么意思

石油“七姐妹”即七大石油公司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七姐妹”初步形成(19世纪70年代—20世纪20年代)

1859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泰特斯维尔的石油溪旁诞生了美国也是世界的近代石油工业。1870年出现了洛克菲勒的标准石油公司(Standard Oil Company),不到20年,标准石油公司成为美国第一家行业垄断性的石油托拉斯——标准石油托拉斯,也是世界第一个石油“巨头”。19世纪80-90年代,美国的石油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70%~80%,而标准石油托拉斯控制着美国30%的石油产量、80%以上的原油管道运输以及85%以上的石油炼制和油品的生产、出口。它在美国本土各州建立了地区性子公司。埃克森、美孚、雪佛龙当初就是标准托拉斯(公司)在新泽西州、纽约州、加利福尼亚州的子公司。

标准石油公司的垄断,引起了政界、媒体界的不满,从19世纪90年代起,标准石油公司不断受到诉讼。1911年,在罗斯福总统的主持下,美国最高法院裁决标准石油公司解体为各自独立经营的34家地区性、专业性子公司。

分离出来的新泽西标准石油公司继承了标准石油公司一半的资产,仍然是美国第一大石油公司。它的下游(炼制和销售)业务很强,而上游(勘探和开发)业务很弱。20世纪20-30年代,它先后兼并了卡特石油公司和汉伯尔(Humble)石油公司,把它们变为自己的上游子公司,掌握了得克萨斯州等地相当数量的石油资产。与此同时,在北边它持有加拿大第一大石油公司——帝国石油60%的股权;在南边它进入墨西哥和委内瑞拉,在1932年购买了印第安纳标准石油公司(阿莫科)在墨西哥和委内瑞拉的大量石油资产。这样,到30年代后期,新泽西标准石油公司不仅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炼制商、第一大油品销售商(营销网络遍及西欧、东南亚、北美),而且成为第一大原油生产商,确立了它在“七姐妹”中的老大地位。

纽约标准石油公司本来是洛克菲勒石油托拉斯开拓海外市场的专业子公司,它的灯用煤油很早就进入了中国市场,品牌叫“美孚”。它的最大优势在下游,早就在欧洲、亚洲建立了销售网络体系。纽约标准石油公司从“标准大家庭”独立出来后,不久便与真空石油公司合并,成为一家“有下无上”的石油公司。20世纪20年代,它收购了当时美国一家名为马格诺利亚的勘探公司,形成了上下游一体化的石油公司。

同是标准石油公司中分离出来的加利福尼亚标准石油公司,原本是“标准家族”在加州的地区性的是上下游一体化的公司。它的优势在上游,1919年它已成为美国最大的上游公司之一,石油产量占到全美产量的26%。

另外两家美国石油巨头“出生”于得克萨斯州南部的纺锤顶(Spindletop)油田。1901年,这里的高产井喷涌出的强大油流,促使上百家石油公司一下子涌现出来,其中只有属于得州本地资本并且得到政界支持的得克萨斯公司(即后来的德士古)和梅隆家族的海湾石油公司,顶住了标准石油公司的压力成长起来,依托得州丰富的石油和大量油气发现,成为有实力向海外发展的两家美国石油公司。

壳牌集团在印尼(当时是荷属殖民地东印度群岛)起家。其母公司有两家:一家是荷兰石油公司,1886年在印尼苏门答腊岛上找到并开发印尼第一个油田,建立起印尼第一座炼油厂、第一条输油管线和第一座码头。另一家母公司是英国的壳牌运输贸易公司,靠运输、销售俄国巴库石油起家,1896年在婆罗洲找到一个油田,建了一座炼油厂,并在远东有庞大的石油运销体系。1907年,这两家公司合并,组成荷兰—壳牌集团。20世纪20年代初,它兼并了墨西哥之鹰石油公司,成为当时世界第二大产油国墨西哥的第一大石油公司;它在委内瑞拉取得大量石油租借地,20年代在马拉开波湖以东发现了大油田,成为委内瑞拉(30年代成为世界第二大产油国)第一大石油公司;与此同时,它进入罗马尼亚(当时欧洲第一大产油国)、美国(当时美国原油产量占世界产量一半以上),最终成为最国际化的上下游一体化的跨国石油巨头。

英国石油公司发迹于伊朗。它是在中东找油的第一家石油公司。由于中东石油的战略地位,英国在其中投资,并控股40%。它随着中东(尤其是伊朗)石油工业的发展而壮大。

到20世纪20年代,这七家大石油公司在世界各地互相竞争,20年代中期发生了大规模的价格战,对各方都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七姐妹”的“联姻”与卡特尔的形成(20世纪20年代末—50年代初)

在这个阶段,“七姐妹”在世界各主要产油国(尤其是中东)互相“联姻”,结成了广泛的、多层次的关系网,结成了共存共荣的利益共同体——垄断资本主义石油市场的卡特尔。

这个卡特尔的“奠基式”是1928年由壳牌***发起的阿克纳卡里会谈。在这次会谈中,壳牌、BP、新泽西三家石油公司达成了瓜分世界石油市场的“阿克纳卡里协定”,并且就世界市场的原油价格商定了一个“法则”——以美国得克萨斯海湾出口原油的价格加运费为基准。这是一个有利于七大石油公司在世界各地尤其是在中东找油的规则,它在任何时候都将保证成本高的美国原油生产商有利可图,并使拉美、中东各公司由于其原油生产成本低而获利更多。随后,“七姐妹”的其他四家都参加了“阿克纳卡里协定”。

同在1928年,在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推动下,英国被迫“开放”美索不达米亚的石油,改组土耳其石油公司为伊拉克石油公司,由新泽西与美孚(最初还有海湾等公司)组成的近东开发公司、法国石油公司、BP和壳牌各持有23.75%的权益,其余5%权益留给土耳其石油公司的创始人古尔本基安。这是英美石油公司首次在一个产油国家联手投资,共享。竞争者在这里成了合伙人。根据它们的秘密协定(“红线协定”),在原土耳其奥斯曼帝国范围内,各公司不得独自开发其石油。后来,伊拉克石油公司取得了在卡塔尔、阿联酋(主要是阿布扎比酋长国)的独家经营权,从而使这五家石油公司共享卡塔尔、阿联酋的石油。

1932年,加利福尼亚标准石油公司在巴林找到了油,并且获得了沙特阿拉伯的一片租借地。它把得克萨斯公司拉进来,双方各持股50%,组成合资公司——美国阿拉伯公司(简称阿美石油公司,Aramco)。1948年,经过一番勾心斗角的争斗,美国另两个巨头——新泽西标准和美孚公司撕毁了“红线协定”,加入对沙特阿拉伯的开发。控制了沙特阿拉伯石油的阿美石油公司成为上述四家公司共有的子公司。

1934年,美国海湾石油公司与英波石油公司联手,取得覆盖科威特全境的石油租借地,组成对半合营的科威特石油公司(KOC)。

1954年,美英策动军事,推翻了主张国有化的伊朗摩萨台,取代英国石油公司在伊朗“一统天下”的是美欧石油公司集团——伊朗石油参股者财团。英国石油公司保留40%股权和作业者的地位,壳牌获14%的股权,五大美国公司——新泽西标准、加利福尼亚标准、德士古、美孚及海湾各得7%的股权,另外9家美国小公司共享5%的股权。伊朗保留了“国家所有”的空壳。

除在上述中东地区互相“联姻”之外,1933年,壳牌与新泽西标准石油公司达成协议,按50∶50比例合资,组成壳牌—埃索(Shell-Esso)公司,在欧洲开展上游活动。1938年,加利福尼亚标准石油公司同德士古把苏伊士运河以东地区的石油资产合并,组成加德士(Caltex)公司。新泽西标准石油公司与美孚联手,把在印尼的资产合并,组成Stanvac公司。为了共同开发尼日利亚,壳牌与BP组成Shell-BP公司。在拉美的委内瑞拉,海湾石油公司把它的子公司梅因格兰德公司的一半股权让给了主要对手新泽西标准和壳牌公司。

这样,到20世纪50年代,这七大石油公司就已经编织起了盘根错节的关系网,结成了“联姻”式、共为母公司的亲缘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荣皆荣、一损皆损、共存共荣的利益共同体,一个实实在在的卡特尔。 “七姐妹”快速发展(20世纪50—70年代)

20世纪50-70年代,是“七姐妹”快速发展的时期,它们迅速壮大成为实实在在的“巨头”。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七姐妹”在中东发现了几个大油田,没有来得及开发。中东石油工业的展是在50年代前后开始的。

伊朗于1928-1938年相继发现了加奇萨兰和阿贾加里两个特大油田,并在“二战”后正式投入开发。1958年和1963年又先后发现阿瓦士和马荣两个特大油田。由此,伊朗石油产量不断攀升,1943年为1009万吨,1950年达到3226万吨,1963年达到5349万吨,10年达到1.0545亿吨,14年超过3亿吨。

伊拉克发现的第一个大油田是基尔库克油田,“二战”后才全面开发。1953年和1961年又先后发现鲁迈拉和北鲁迈拉两个特大油田,以及一批亿吨级(可储量)大型油田。伊拉克战前最高年产量约400万吨,1952年突破1000万吨,1954年跃上3000万吨,1963年突破5000万吨,11年达到8327万吨。

阿联酋1958年发现乌姆谢夫大油田,1964年发现扎库姆特大油田,另有一批亿吨级大油田。阿联酋1959年开始产油,1968年产油2400万吨,11年达到5000万吨。

沙特阿拉伯1938年到12年相继发现可储量亿吨以上的大油田17个,其中10亿吨以上的特大油田7个,特别是加瓦尔油田,这是世界上最大的油田,可储量超过100亿吨。沙特阿拉伯1945年产量只有288万吨,1950年为2665万吨,1960年达到5000万吨,1965年突破1亿吨,10年已接近2亿吨。

整个中东地区1945年的石油产量为2565万吨,1956年达到8600万吨,1955年1.6亿吨,1960年2.6亿吨,1965年4亿吨,10年高达6.87亿吨。

中东油田的特点是储量大、油层厚、单井产量高。美国平均单井日产量为12桶(1.64吨),委内瑞拉平均单井日产量为225桶(30.8吨),而中东平均单井日产量是5000桶(685吨)。

1953年,来自中东的利润,加利福尼亚标准石油公司和德士古都是1.1750亿美元,新泽西标准石油公司6550万美元,海湾石油公司7600万美元,纽约标准石油公司3559万美元。

1957年,来自伊朗的利润,BP 80万美元,壳牌2660万美元,新泽西等5家美国石油公司各1520万美元。

在1948-1954年的7年里,加利福尼亚标准石油公司从亚洲(主要是中东)赚得了6.45亿美元的利润。其中,1954年一年获得利润1.17亿美元,而它在亚洲的投资总共只有1300万美元。同一时期,它在亚洲的资产累计达3.85亿美元,每投入1美元,可以积累29.61美元。

七大石油公司的实力增加之快由此可见一斑。12年,在世界最大公司排名中,按资产额排名,七姐妹都在前11名以内,其中新泽西标准第一,壳牌第二,资产额分别为215.58亿和200.67亿美元。按营业额排名,它们全在前15名以内,新泽西标准、壳牌分别位居第二、第四,各为203.5亿和140.6亿美元。按资产额计,其余五姐妹第三至第七位的排序依次是德士古、海湾、美孚、英国石油、雪佛龙。其中老七雪佛龙的资产为84.84亿美元,营业额为57.11亿美元。

净价交易,未含关税和增值税,方便与国际原油市场未含税价格直接对比,同时避免国内税收政策变化对价格的影响。保税交割,同样基于净价交易,境内关外直接进行交割,避免了关税和增值税以及税收政策变化对交割的影响。人民币计价,主要在于交易与交割,增强人民币国际影响力,有利于人民币汇率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