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汽油价格急剧上涨时对小汽车的需求量将_当汽油价格急剧上涨时,对小汽车的需求将( )
1.寻石油价格变动带来的工业上的影响
2.玉米汽油的呼吁叫停
3.国际油价大涨原因都有哪些?
4.用经济学常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的小论文、一千多字的、、、跪求
汽车基础知识
[名词解释篇]
MT:手动档 ABS:防抱死系统
AT:自动档 EBD:电子制动力分配系统
ESP:电子稳定程序 DSG:双离合器变速箱
CVT:无级变速 DSC:动态稳定控制系统
VDC:车辆动态控制 ETC:电子牵引力控制系统
TCS:全速牵引力控制系统 EBA:紧急制动系统
EDS:电子差速锁 MASR:牵引力防滑控制
[引擎篇]
先说说最普遍的现象,一般人都会认为马力大就一定强一定快,但是同时却没有注意到以下问题:
最大输出功率:一般用马力(ps)或千瓦(kw)表示,发动机的输出功率和转速有和大联系,转速提高了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也会随着提升,但是转速达到一定程度后输出功率会有所下降(这可能就是物极必反吧?哈!)最大输出功率通常表示为r/min,280ps/7500r/min,就是在每分钟7500转时能输出最大功率280匹.
最大扭矩:发动机输出的力矩,扭矩(扭力)一般表示为N.m/r/min,例如100N.m/3000r/min即是说在每分钟3000转时能发挥最大扭拘100N.M
排气量:气缸工作容积是指活塞从最上端到最下端扫过的体积,也就是单缸排量,取决于缸径和缸程(原理V=sh体积公式),发动机排量就是各缸排量的总和.
气门数:气门从字面上就能理解,就是进气和出气使的,当然是进引擎了啊.国内车一般都是用两气门的,一个进气一个出气,属于最基本的配置了啊.国外车一般都是用先进些的四气门,就是两个进气门两个出气门这样能提高进出气效率,对提高发动机转速和功率有很大帮助.现在已经有的车开始运用五气门技术,3个进气2个出气,这样能加大进气量使燃烧更充分.但气门也不是越多就一定越好,因为加工极其困难,结构过于复杂
气缸排列形式:一般来讲是有直列,V型,W型(由两个V拼起来),水平对置,转子引擎.排列方式不同也会影响所占空间和车的重心.比较推荐直列6缸.
压缩比:汽缸活塞最大行程容积与汽缸活塞最小行程容积的比.汽缸中活塞移动到最低点时此点称为下止点,反之称为上止点,有很多人喜换直接用最大高与最小高度直接比得出压缩比,实际上是不正确的,因为汽缸的几何外型不一定规则上盖更不一定是规则平面所以在上止点时所剩的容积不能单纯的按高的比简单计算(压缩比与所用汽油的型号有很大关系)
一般来讲马力的大小多数决定于所用的引擎:
L4(直列四缸)
L5(直列五缸)
V6(V型排列六缸)
L6(直列六缸引擎,性能很好属于高档车才用的)
2 一些汽车的基本知识
V8(V型排列8缸)
W8(W型排列8缸)
V12(V型排列12缸)
W12(W型12缸)
V16(V型排列16缸发动机)
W16(一般是由两部V8并列组成,很少数的豪华车使用,例:布加迪)
水平对置发动机(保时捷和SUBARU应用)
转子发动机(马自达应用,一般为RX型车)
缸数越多一般来说马力也会越大,但同时最重要的一点也不要忽视那就是缸数越多它的质量就也会越大,占用的空间同时也就增大了,而占用空间大也就进一步意味着车身的加大以及质量的进一步增大.而质量问题不仅会影响车的操控性和灵活性更会影响车的加速性能,因此在选择车型时一定要注意以上问题,不要盲目的看到车的马力大就选择,一般的民用车马力不会超过200匹,高性能些的运动车普遍在280匹马力左右,顶级的跑车会在500匹左右甚至更高.需注意的是一般顶级跑车都会运用碳纤维材料做车身,因此会很大程度减轻重量.而且赛车的内室通常会把没有实际用途的内饰等都拆除以达到进一步减轻重量的目的,在看过以上粗略的讲解或日后选择车就要开始注意这个问题了.
扭矩(扭力)
车子的最基本性能之一,恐怕很多稍微玩过赛车游戏的人都会更重视扭矩而胜过马力吧?而扭矩确实也是很关键的的一项指标,扭矩是发动机产生的扭转力矩,扭矩从发动机传送到车辆的变速器,再同变速器和差速器内几组联动的齿轮,将扭矩传输到车轮变速器在1档时会比3档传输更多的扭矩,因为1档具有前进档中最大的传动比,其实说白了就是加速性能,车子的加速性能往往会在比赛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就像一般高级跑车都会有一项指标发布,就是0-100km/h加速时间,一般来讲能在4秒左右的车子就一定属于顶级车了。有极少数车可以在3秒以下。
这些车普遍都是马力与扭矩兼备的。(法拉利,林宝坚尼,福特GT,布加迪,克莱斯勒,帕加尼风之子等等,据说EVO 8 MR100公里加速只需4.3秒)有些车在低速是扭力能发挥到最高,也就是低速时的加速性能好,而有些车则是在高速时能发挥最大扭力,具体看车型不同需要自己体会.在启动时的快慢有时足以决定一场短距离比赛的胜负.而且在现今多弯道的赛道时代车子的加速性能更显的是突出的重要,扭矩的大小和上面所提到的车身质量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就不用多解释了吧?
因此各各厂家都在对自己的车做车身的轻量化.扭力可以说是动力之源,马力的大小也是取决与扭力的,扭力配合转速就可以计算出车的基本马力了,而加速能力也不光只取决与扭矩还有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轮胎(轮胎是车子非常关键的一项配备在后面我会详细讲解).重要的一点,相同排量车字缸数越多越好,当然也是有限度的啊,至于什么缸径越小越好就不用说了,相同排量缸数多缸径当然就小了啊.(最简单的数学体积公式啊V=sh,V总=nV)等级分的细致了速度的分级也就更细腻了,操纵感也会更强.
讲解一下大家比较感兴趣的涡轮增压和转子发动机:
涡轮增压技术:
提高压缩比是提高发动机功率的措施之一,而提高压缩比有两种途径,一种是花费较大的改变汽缸形式(不作讲解)另一种即是我们所常见的增加进气量的方法,涡轮增压就是牵制加大空气的输入输出量.
涡轮增压器实际上是一种空气压缩机,通过压缩空气来增加进气量,它是利用发动机排出的废气惯性冲力来推动涡轮室内的涡轮,涡轮有带动同轴的叶轮,叶轮压送由空气滤清器管道送来的空气,使之增压进入汽缸.当机转速增快,废气排出速度与涡轮转速也同步增快,叶轮就压缩更多的空气进入汽缸,空气的压力和密度增大可以燃烧更多的燃料,相应增加燃料量和增加发动机转速,即能增加输出功率.
[驱动篇]
车辆的驱动形式分为多种.个人了解共分为下列几种:
FF:前置引擎前轮驱动,前重后轻,前后重量分配不均匀不属于高性能驱动方式
FR:前置引擎后轮驱动,有良好的操控性比较灵活(后面有详细介绍)
4WD:4轮驱动,也有前置和中置之分,越野性能好(后面有详细介绍)
MR:中置引擎后轮驱动,连F1都用的驱动方式,不用再多说了吧?性能理想稳定.
3 一些汽车的基本知识
RR:后置引擎后轮驱动,由于重量集中在后面所以容易发生甩尾现象.
由于大家比较常用的和关注的是FR和4WD所以在此做稍微细致的介绍:
FR:最快的运动方式通常都是依靠后面提供动力产生冲刺的能量而前面提供精准的控制,这一条大家不用有什么疑问,这个是物理学和几何学的基本法则之一,汽车的运动是需要能量的这一点谁都知道,而所需要的这大量的能量不管是加速,制动,还是转向,都必须通过4个轮胎很小的接触面来提供和传递,每个轮胎都会提供一定的抓地力,而抓地里的大小则取决与接触面的尺寸,材料及花纹,还有附加在上面的重量和与路面的摩擦力,如果某一个前论正在为加速提供所需的能量那根据能量守衡同时这个轮提供给转向的摩擦里就会降低,这种情况回导致转向不组,就是平时在过弯的时候如果速度过快总会觉得车往弯道外侧偏离(应该有这个感受吧?有些赛车游戏确实没有这感觉...就不举例了)高速的形式也会导致重量向后移,这样会提高后轮的抓地里,50/50的前后重量分配应该是最佳的比例.
4WD:AWD也属于4WD范围,只是全时4驱的意思.但日常的4WD通常是指分时4驱这套系统通常只能应用在低速牵引力的情况.扭矩的认识也是4WD理解的关键,前面有讲解.轮边差速锁:对于分时4WD而言通常在前轮头上有,平时2驱行驶时前轮没有驱动力,在接通4WD是分动器接通了前驱动轴,同时还要将轮边差速锁关闭才能变为4WD.结构:4WD的主要不见就是两个差速器和一个分动器.差速器分别位于前后两轮之间,传输扭矩,在转弯时车轮按照差速器输出的速度旋转,在转弯时4个轮按照不同的轮速行走,差速器允许例外轮速度不同.
工作原理:通常用开放式离合能将扭矩平均分配到4轮上,但是如果2个论中的一个离开了地面或者在光滑面上行走时力矩就会变为0,导致相对应的另一个轮也会变为0,如果发生这种情况既是两个轮都没有了牵引力,后果不用再说了吧?可以锁止后差速器,就算有一个轮离地也能继续前进.4WD车起步稳,越野性能佳,但是质量过大导致速度感不强.
[悬挂篇]
还是先要明确概念,所谓悬挂就是车架或者叫承载式车身与车桥(也就是车轮)之间的一切传力装置的总称,它包括了弹性元件,避震器和传力装置等三个部分,根据结构又可以分为独立悬挂和非独立悬挂这两种基本的类型.非独立悬挂一般是和整体车桥配合使用的,越野车的后悬挂一般都是用非独立悬挂这种方式的,非独立悬挂的左右论是不互相独立的,也就是说当一侧的车轮由于某些原因位置发生变化时另一侧的车轮也会随之变化,而独立悬挂则相反,一般是与断开式车桥配合使用的,在轿车上比较普遍应用.两侧的车轮是互相独立的,即使一侧的车轮位置和运动方式发生变化另一侧的车轮也不回发生变化.
知道了基本概念,我们现在开始了解它的原理和作用,悬挂最关键的是弹簧和避震器.
弹簧
弹簧的功能是最直接也是最容易理解的啦,通过自身的伸缩来减缓路面所带来的震动.我们都应该知道,在平时生活中要是使劲压一下弹簧的话松手后弹簧弹起来的长度会比原长度还长一些,因此无法控制弹簧的回弹就回使汽车变的颠簸更厉害,避震器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啊,避震器就是用来控制弹簧回弹的,当车开过不平的路面时,弹簧回是汽车弹起来,这样车胎就会离开地面,导致车本身失去抓地力,避震器就可以在着个时候一直弹簧把轮胎压在地上使汽车与路面保持平稳的接触.
汽车悬挂的偏软或偏硬主要是由选择的弹簧所决定的,偏软的弹簧无疑就能提高驾驶的舒适性可以吸收地面的颠簸,而且可以保持良好的抓地力,而偏硬的弹簧可以减少车身的晃动,增强车的操控性能,一般跑车和运动车都会用便硬弹簧.改装弹簧就可以提高操控性,改装主要就是选用偏硬和偏短的弹簧,偏硬的好处上面已经说过了,短的好处就是降低车身,从而降低重心,提升汽车过弯时候高速的稳定性.
避震器
避震器与避震筒,活塞,阻尼油,阀门等部件组成,工作原理:在受力需要压缩或回弹时,利用活塞上下应动,推挤阻尼油通过阀门的小孔,而将此产生的热能用来抵消避震筒受到的震动.控制弹簧回弹的阻力我们称之为阻尼.如果避震器产生了较大的阻尼那么该避震器就较硬,运动车一般都需要吸收很大的车身晃动,为了同时能获得良好的操控性,会用阻尼交大的偏硬避震器.
4 一些汽车的基本知识
避震器的改装与弹簧类似,为了更出色的操控性能,一般都选用阻尼大的避震器.想要改变阻尼的大小改变阻尼油通过阀门小孔的孔径就可以了.赛车和平时大家见的民用车用唯一的阻尼设置都是不好的.
用可调式避震器才是正确的选择.可调式避震器用弹簧与避震器一体的设计,
高度可调阻尼可调,,调整高度可以降低重心增强高速稳定性阻尼可调,可以调整压缩力和回弹力,可以精确转向增强操控性.
调校,低速弯:入玩时转向不组可以降低前吸震筒的阻尼同时提高后吸震筒阻尼,转向过度相反调试即可.出弯给油时转向不足.FF车可调硬后吸震筒,FR车则减低前吸震筒.中高速弯:入弯转向不足可以提高后吸震筒阻尼,转向过度则相反.出弯给油转向不足可以调整后吸震筒硬度.高度:前低后高倾向转向过度,前高后低则转向不足.
[车身篇]
许多喜欢改装人的最爱,但是有很大一部分人只是喜欢它的外观所带来的视觉冲击,但没有了解它存在和安装的真正意义和作用
扰流板就是安装在汽车车身上的一些板类不见,用来改善和平衡汽车高速行驶是的动力和稳定性.在空气动力学上,空气的流速与空气的压力是成反比的,也就是说空气的流速越快所受的压力即越小,反之则越大.
汽车的侧面外型会造成高速行驶中存在下大上小的气流压力,如此就会有一个上下压力差而产生上升力,车速越快压力差就会越大,也就是上升力会增大,会越来越明显.它是车在行驶中所受空气阻力的一部分,上升力不但会消耗车本身的动力最关键的是会减少车轮与地面的附着力,这样会使车子发飘,行驶时的稳定性也会变差了,所以现在才会有各种各样的扰流板出现,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是高速行驶的车获得额外的下压里是轮胎能更好的抓紧地面,行驶更加稳定.
尾翼
根据以上所讲,当车速超过60公里/时的时候,空气阻力对车的影响就非常明显了,使用了汽车尾翼即可产生一种附加的作用力,即下压力.也就是对地面的附着力,它能抵消一部分上升力,控制汽车上浮,减小风阻影响使车辆紧贴路面行驶,从而提高稳定性,加装尾翼也可以节省燃料一般来说小排气量车不要加装尾翼,因为自身车速还达不到尾翼所能发挥正面作用的时速,反而只是增加了车身的质量,大排量车安装尾翼还是有必要的.
现在的尾翼基本有3种材料制成,一种是原车配备的玻璃钢材料,比较贴合车身曲线美,一种是铝合金材料制成的,一般外观比较夸张,但导流效果确实不错,但是质量过大也是一大缺点,最佳材料可以说是碳纤维材料的尾翼,具有高刚性和高耐久性并且质量小外型美观.尾翼上扰流板的位置有些可调,调节方式有手动和自动两种,自动调校有液压力住,可根据车速自动调节角度,手动调校比较方便,尾翼并不是越大越好,因为主要作用是提供下压力使车子高速行驶更稳定,所以只要有最佳的扰流效果即可,不必增加多余的质量负担.
寻石油价格变动带来的工业上的影响
当畅能燃油增强剂掺入燃油时,油分子产生分子裂解作用,解裂燃油分子并使油分子均匀而有规律排列,活化分子结构,使燃烧更为充分,达到增强动力和省油目的,其燃烧效力可高达98%以上。节省效果根据引擎状况与司机驾驶习惯、道路、天气等状况不同而有所差别。长期使用节约燃油介于10~30%以上。
随着油价的上涨,车主们对节油驾驶技巧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以下的“十不”省油偏方或许能帮帮油价往上升钱包向下瘪的车主的忙。 不虚荣 微型车够用就好 众所周知,微型小汽车比大排量汽车要省油。但是,还是有不少的车主朋友放弃了微型小汽车,而选择高档的大排量汽车。这其中有部分车主选车不是以实用为目的,而是出于虚荣心,盲目攀比。家用轿车不一定越贵、越豪华就越好,选车需要考虑自己的收入水平、家庭成员状况和个性喜好诸多方面的因素。在选车时还要注意,不要选带太多电动设备的车,这是因为电动设备会增加车身重量,由此会增加油耗。 不懒惰 经常清理后备厢 多余的东西会增加汽车的负重,从而也就增加油耗,要想省油,车主就不要太懒惰、太邋遢,要记着经常清理后备厢,把没有用的东西“一扫而光”。此外,经常洗车和给车打蜡也可以省油。这让人多少有点吃惊,原来,经常洗车和给车打蜡可以减少空气阻力,从而提高燃油经济性。经常保养车内机械,使得车历久如新也有助于降低油耗。每次停车等待如果需要超过3分钟以上就要熄火,这样也能省下不少油。 不逞强 爬陡坡时不硬撑 爬坡时一定不要硬撑,不少年轻人都有逞强的性格,本来上不去的坡也要“勇往直前”,这样太费油了。根据经验,不要等到汽车惯性消失时才减挡,这样容易造成换挡困难,等于在坡道上重新起步一样。低速挡不用大油门,因为变速器传动比是固定不变的,依靠大油门提高发动机转速使车稍许加速,这等于大功率低速度,同样是浪费汽油的。正确的方法是:油门只要掌握在动力足够克服上坡阻力即可。条件允许时,可以高挡高速冲坡。 不娇气 低速车不开空调 少开空调,尤其是在堵车或停车等待的时候;很多时在不太冷不太热时尽量利用汽车的通风系统及风扇,或多开窗而不用空调;需要开空调时也要调到适当温度,而不要过高或过低,把空气循环系统设定在车内循环挡,在车内温度达到足够时可以暂时关掉空调。 有的车主为了节油,在高速状态下用关闭空调而打开车窗通风的办法,这是不可取的,当车速高于85km/h时,开窗后的风阻消耗比空调系统消耗的燃油更多,这会让您的燃油经济指数下降10%。低速开窗,高速开空调。 不盲目 好行驶路线 每次开车出门前,最好对行驶路线进行一下,别开起车就走。尽量避开堵车地点;多留意交通广播,注意每次所经路线的路况。 行驶在路上时要注意交通标志的更改,留意修路改道情况。只有做到心中有数,比如选择一条最近的路线,选择一条最不易堵车的路段,才能既减少路程,减少油耗,同时也极大地争取时间。 不变道 多变道路程更远 不要时常变道,变道会比直线多耗油25%。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要不停地加速、不停地刹车,而且路线弯弯曲曲,路程就远了,显而易见要更费油。看来,省油涉及方方面面的事,哪里照顾不到都可能费油。 不急躁 提早出门几分钟 有些车主,特别是年轻的车主,喜欢“迟到”,不到时间不出门,所以每次出行时都心急火燎的,在路上使劲开快车,不停地加速、不停地刹车,在高速公路上,要根据汽缸的大小和汽车当时的状态来决定开多快,一般的四汽缸小车最好不要超过时速100公里。据说,这种小车如果开到时速120公里的话,它就会比开时速100公里多耗油20%。所以,建议车主出行多预留一点时间,轻轻松松地驾车,才能轻轻松松地省油。 不粗心 晚上加油好处多 有不少车主买回车后,根本就不仔细阅读汽车保养及维修手册,因此不知道何时进行各项保养与检测,比如,一般要根据时间表更换润滑油及机油;要定时更换空气及机油过滤网,这些如果置之不理都会影响耗油量。再如,每条轮胎都要时常检查,以保持在最佳状态,只要有一个轮胎胎压不足,这个轮胎就会减少使用寿命,而且令汽车的总耗油量多出不少。要说细心,加油如果在晚上加,油加得就会多一些,因为越晚气温越低。此外,使用黏度最低的发动机油,发动机就越“省力”,自然也就越省油。 不空转 停一分钟就熄火 避免发动机空转,在排队、堵车或等人时,尽量避免车辆处于发动机空转的状态。节油试验证明,发动机空转3分钟的油耗就可让汽车行驶1公里。因此,如果滞留时间超过1分钟,就熄火。 不超速 中速行驶可节油 车速过慢或过快都会使汽车所消耗的燃油增加,一般情况下,中速行驶比较利于节油。一般情况下,60公里-80公里的时速是最省油的速度,时速继续提高,油耗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当然也不要猛踩油门来加速,这样只会大大增加耗油量,但省不了您多少时间。有的车主喜欢猛加油,一次猛加油和缓加油到同样的速度,油耗相差可达112ml。 说到底,节省汽油不但能省钱,还能够节省,减少环境污染,因此可以说是利己利人利社会的好事,聪明的车主们,从明天开始就把这省油“十不”搬到家吧。 使用畅能燃油增强剂 五项全能的呵护—畅能燃油增强剂 一. 产品原理 畅能燃油增强剂是用东南亚盛产的纯天然精炼棕油、利用分子裂解原理,经高科技研制而成的生物燃料添加剂。它的活性分子与燃油有很好的结合性,畅能燃油增强剂掺入燃油时,活性分子产生裂解作用,靶向攻击燃油分子氢键,选择性解裂燃油分子“粘连”,使燃油分子均匀而有规律排列,以单分子方式汽化的燃油比例急剧提高,大幅度改善燃烧效率。 二. 产品特点 畅能燃油增强剂是从东南亚盛产的棕榈树果实中萃取的优质纯天燃精炼棕油,经高科技研制而成。其成份为长链条碳氢组成的烃类化合物,产品完全符合EPA(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美国环保署)标准,是一种绿色环保的养护节能型燃油增强剂。无腐蚀作用,对金属、塑料、橡胶等产品不会造成任何伤害。 三. 产品功能 2.增强动力 由于燃油的混合更为完善,进而使引擎保持稳定的输出功率,加速反应更为敏捷。行驶20公里之后,引擎即有明显动力提升效果,引擎的的燃烧效果可提高到98%。 3.抗磨降噪 机油只解决了引擎大部分零件的润滑,但解决气缸内部活塞从下止点到上止点之间与缸体的润滑始终是个技术难点。发动机做功时大量的热量和碳积物使气缸体变得干燥和粗糙,“畅能”与燃油的混合气体在汽缸吸气时燃烧室里会形成一层活性油膜,其渗透性高、保持性强,从而起到填充缸壁凹痕、润滑、抗磨、降温、降噪,、密封、减震、增强气缸压力作用,大大的减少活塞环与气缸壁之间的摩擦,减轻了进气阀和排气阀与气缸盖之间的碰击,有效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4.清洁防腐 ①畅能饱含的植物脂肪酸及其独有配方具有清理输油系统中的各种胶质和絮状沉淀残留物强效功能,使喷油嘴、进排气门、气缸、活塞、火花塞等更加清洁。 ②燃油氧化安定性差极易生成胶质并进一步生成积碳,发动机在高速运转下脱落的积碳颗粒物会对缸体造成更大磨损产生腐蚀作用,“畅能”中的植物碱能把含有硫磺酸的酸性燃油碱化中和,改善燃油的品质,维护催化器和氧传感器,防止油泵、油管塑胶等零部件的老化,防止油路系统和引擎内各部件的腐蚀。 ③本产品亦可清洗车漆表面顽固污渍,令漆面光亮如新。 ④连续使用畅能燃油添加剂,最少10万公里免拆洗油路系统。 5.环保减排 汽车尾气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其中二氧化硫是引起各种呼吸道疾病和形成酸雨的元凶,一氧化碳更是致命物质。“畅能”改善了燃油的品质,清净和润滑功能改善了燃油的雾化效果使燃油彻底而充分的燃烧,净化尾气高达90%以上,大大降低尾气中CO、HC的含量,综合排放降低,并且不产生任何二次污染物,对绿色环保做出了巨大贡献。 四. 产品适用范围 畅能燃油增强剂是多功能、多地域、全季节使用的燃油添加剂。本产品可广泛应用于以各种汽油、柴油为燃料的发动机。如轿车、卡车、巴士、大型拖车、农用机械、摩托车、工程机械和船舶等。(新车磨合期间使用畅能燃油增强剂效果非常卓著)。 五. 产品使用方法 每次加油时只需按比例加入油箱内即可,简单方便。 汽油发动机: 首次使用1000公里内按1:1000比例添加,以后按1:2000比例添加 新车磨合期即可按1:2000比例使用. 柴油发动机: 首次使用1000公里内按1:800比例添加,以后按1:1500比例添加 新车磨合期即可按1:1500比例使用. 联 系 人:杜先生 省油误区 近年来,汽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节约能源的设计理念被充分应用到新车之中。不过,在节能减排方面并已经非尽善尽美。不管是出于环保理念还是节省费用,积累一些节油技巧和经验很有必要。而了解节油误区无疑是其中的一项“必修课”。 一般而言,关系到车子油耗的因素大致有五项:排量、车重、风阻、发动机与波箱的匹配,以及驾驶习惯等。前四项属于“硬件问题”,最后一项则是“软件问题”。之所以说是“大致”,原因是很多问题需要细致分析,例如排量小油耗小是个普遍情况,却不是绝对情况。正因为很多问题看上去似是而非,对“误区”才需要特别关注。明了这些误区不但可能影响到今后的驾驶习惯,甚至还可能会改变一些习以为常的观念。 误区一:空挡滑行能省油? 在下坡路面或者减速滑行的情况下,很多自动挡车主习惯挂空挡滑行,认为这种做法比较省油,其实不然。挂空挡行驶不仅违反交通禁令,对用电喷发动机的车子来说反倒费油。目前大多数电喷发动机的控制系统具有减速减油或断油的功能,这类车子高速带挡滑行可以依靠其自身的设计,达到省油的效果,如换空挡滑行,这一设计就起不到其应有的作用,实际上车子反而更加费油。 误区二:低速高挡能省油? 低挡位行驶会消耗更多能量,因此用高挡位低速行驶似乎是很多自动挡车主的习惯行为,认为这种做法可以达到节油的效果。这是没有根据的。 任何一款车在出厂时都会标明该车的经济时速。技巧纯熟的车主在换挡时通常都让乘坐人员难以察觉,显得很平顺,这说明其对发动机转速和速度把握非常准确。这两个因素任何一个把握不准确,都会造成燃油浪费。明确地说,低挡位高速行驶或者高挡位低速行驶都是省油的误区。 误区三:不开空调能省油? 行车时开空调需要耗费更多的能源,但这一情况不是绝对的,需要做具体分析。 低速行驶时,不开空调的确比开空调省油。上文提到过,关系到油耗的因素中,风阻系数是一个需要考虑的条件。行车时打开车窗会使该车的风阻系数发生改变。很多车子当时速超过80公里/小时后,其风阻系数增加所带来的燃油损耗往往比密封车厢开空调所增加的油耗要大。
玉米汽油的呼吁叫停
由于价格传导机制的存在,原材料的涨价一般会带动工业产品价格一定程度的上扬。但在当前典型的买方市场条件下,因油价抬高而增长的生产成本不可能全部向下游企业、最终消费者转移,否则就会导致产品市场的丧失。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月份国内原油价格随着国际油价的猛涨,同比上涨45.8%,石油价格及炼焦业上涨了32.8%,化学纤维制造业上涨了8.9%,但同时衣着类价格下降0.6%,耐用消费品类价格下降3.8%。这说明愈接近终端消费者的行业,涨价幅度愈小,其价格调控能力更加薄弱,只能被动接受上游原材料涨价的后果或者相对缩小生产规模。因此可以说,石油涨价导致的利润损失,随着价格的传导被分摊到下游产业的各个环节,但产业链的末端所受的冲击相对严重。一般来说,石油价格上涨的受益行业主要是能源掘业,而我市工业主要以加工制造业为主,其中以石油及其产品为主要原辅材料的占有较大比例,因此油价上涨对我市的影响整体上是负面的。
(一)赢利空间逐渐缩小。
赢利空间缩小的主要根源在于,企业生产成本大幅上升后,下游工业产品的出厂价格并没有同步提高。
企业成本的增加主要体现在原材料价格、燃料消耗和运输费用三个方面。仅从12家有确切损失情况的企业分析,原材料价格上涨平均每月影响利润7620万元,大约占这些企业销售额的5.6%,相当于利润总额的46%。但考虑到这些企业都位于受影响比较直接的行业,因此全市工业所受的冲击应大大低于上述几个数据。
1、原材料价格急剧上升。受原油涨价和囤积炒作等因素的影响,今年与石油有关的大部分化工原料都出现了上涨势头,其中有些原料涨幅惊人。
石油炼制行业:虽然成品油的价格也有所上涨,但幅度远不如原油,原油在炼制环节的平均利润因此下降55元/吨。而我市较具优势的白油生产,其原料平均价格上涨1000元/吨,但成品价格基本没有上涨,企业赢利面临较大的挑战。
塑料制品行业:原料成本占企业生产成本的70%以上,而产品售价却难以提高,因此经济效益受到直接影响。如PVC树脂年初的价格为5800元/吨,近期为7000元/吨,而聚乙烯和聚丙烯的购价格分别增加了800元/吨和1200元/吨。根据行业统计,1-2月我市塑料制品业的产品销售收入仅比去年同期增长4.86%,大大低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平均水平,受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比较明显。
精细化工行业:油漆主要原料二甲苯的价格由去年十二月的3630元/吨上涨到4980元/吨,200#汽油的价格由3000元/吨上涨到3500元/吨;农药主要原料甲苯由去年四季度的3400元/吨上涨到今年一季度的4500元/吨,纯苯由3500元/吨上升到5000元/吨,甲醇由2300元/吨上涨到2900元/吨,购成本大大上升。
家用电器行业:我市部分骨干企业每年使用的塑料原料和塑料零件超过万吨,如果原料价格继续保持在4月份的水平上,企业全年就将损失利润约2000万元。由于塑料件和压缩机价格的上涨,我市生产的空调器成本增加了10-20%,同时还有部分外加工单位由于原料上涨不肯送货,影响了家电整机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
电子通讯行业:与石油产业链相关的原辅材料价格也相应上扬,幅度一般在10-20%左右,其中光缆用护套料上涨800元/吨,光缆用填充绳料上涨1000元/吨,电缆用护套上涨700元/吨,电缆用绝缘料上涨700元/吨。一季度,全行业仅以上四项就直接增加成本1000万元左右。
饮料行业:PE价格上涨20.69%,PET价格上涨53.33%,某些企业反映每个矿泉水瓶的价格因此上涨了7分钱左右。如果保持目前价格,预计全年全行业将增加成本5亿元左右。
橡胶行业:轮胎的主要原材料大幅度涨价,其中合成胶上涨了40%,达到11000元/吨,油料价格上涨10%,单胎综合成本提高16%左右。
化纤行业:化纤行业是受石油涨价影响最大的行业之一。今年春节后的几天时间,聚酯的主要原料PTA、EG的涨幅分别达到60%和45%。与此同时,国内聚酯切片、涤纶长丝的价格也分别上涨了40%和25%。由于我国目前的化纤纺织业存在非常明显的产业链供需失衡的现象,即前道原料供应严重不足,后道产品相对过剩,最终产品需求对价格非常敏感。因此下游产品的涨幅总是低于上游原料的涨幅,利润沿着产业链层层递减。最终的结果是上游厂家及中间商赚得盘满钵盈,中游企业勉强支撑,下游企业则难以为继。目前全国大聚酯企业普遍减负荷20%-30%,涤纶长丝企业普遍减产或停产,如广东POY生产线停车超过50%,山东以北POY生产线基本全停。以我市锦纶产品为例,产品价格约上升1200/吨,而成本却上升了2200元/吨。由于原料涨价的压力,部分企业于4月初开始停产,一季度以后销量可能会萎缩。
纺织服装行业:服装行业竞争激烈,直接面对消费者对价格比较敏感,所以该行业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国内绍兴、义乌等地已经出现了较大面积的减产、停产现象。1-2月份,我市部分企业由于受到材料上涨,战争冲击中东市场,以及欧美等主要市场出口配额限制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利润和产品销售收入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如萧山地区部分纺织支柱企业每台织机的利润由800-1000元/天下降到600元/天,杭州大自然轻纺实业有限公司、浙江中大鳄鱼服饰有限公司、浙江桐庐三亚实业有限公司、浙江富春染织有限公司、浙江太平针织时装有限公司、杭州叠进服装有限公司的销售收入同比都下降了20%-60%,另外我市还有部分织造企业停产,织机开工率有较大程度的下降。
2、燃油企业承受巨大压力。油价上涨对我市的燃油企业产生了非常直接的影响。这些企业大部分是微利企业,有的甚至是亏损企业,重油价格急剧攀升使得这些企业更加难以承受。按我市市区19家企业每月消耗重油5000吨计算,仅今年一季度就比去年同期增加燃油支出600万元,大大增加了企业成本,部分企业有重新陷于亏困境地的可能。
3、运输费用出现大幅上涨。以出口运价为例,由于燃油附加费和战争附加费的上涨,萧山机场至欧洲各国的货运价格已经从原来的20元(人民币)/公斤上升到26元/公斤,至美国纽约、芝加哥地区的运价更是涨到了32元/公斤,由于国际货运的舱位比较紧张,运价还可能继续上涨,杭州出口的服装、机械材料、土特产品等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另外海运和国内公路运输同样也面临着油价上升的影响,对我市一些运输量很大的企业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二)市场需求开始萎缩。石油价格的持续上涨对全球经济复苏产生了较大的威胁。国际经济研究的一般结论认为:油价每桶上涨10美元并维持一年的话,世界经济增长率会下降0.5个百分点,而发展中国家则降低0.75个百分点。2月份,经济学家预测今年美国经济增长率为2.7%,比上个月的预测下降0.1个百分点,这是自去年11月份以来预测值首次出现下降,显示了高油价对美国经济的紧缩效应。由于我市较高的出口依存度,以及对美国、欧洲、日本市场的高度依赖(占自营出口总额的68%),海外市场的疲软将对杭州工业产生较大影响。
从内需来看,与石油有关的产业由于下游利润降低甚至出现亏损,很多企业减产或停产观望,对上游产品的市场需求也随之出现了萎缩的迹象。中国化工网的分析显示,春节以后,浙江化工企业网上交易量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降低,主要原因在于对油价变动的等待和观望。另外在部分与油价间接相关的产业,也可能受到冲击。如汽车及其配件产业,高油价将不可避免地对汽车销售产生影响,随着时间推移,对我市重要的汽配产业的影响也将越来越明显。
(三)决策风险日益凸现。油价对我市工业的影响不仅反映在高价格上,而且也反映在油价的大幅波动上。如果油价上涨,企业考虑要多储备原料,如果油价下跌,企业要考虑消化前期购的原料。但由于目前伊拉克战争期限很难确定,所以油价涨跌非常频繁。企业难于对油价趋势作出准确判断,对于原料成本占比很大而价格转移能力很弱的企业而言,一次错误的判断就可能意味着企业的衰亡。因此油价的波动大大增加了企业生产和经营决策的困难。
当然油价的上涨也不全是负面影响。对于主要增值环节不在于石化原料的部分企业而言,就可能意味着更大的利润空间。如电化集团生产氯乙烯价格价格攀升,销售趋旺。1-2月该公司在产品销售收入增长19.8%的情况,利润上涨163.6%。
而对于恒逸等萧山化纤企业,由于实力比较雄厚,前期曾经购了较大规模的原材料储备,今年前几个月所受冲击不大,相反利润还有较大程度的上涨。如恒逸集团1-2月实现利润同比增长150%,高于销售增长55个百分点;荣盛利润增长187%,高于销售增长35个百分点。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当原来低成本购的原料消耗完以后,这些企业的赢利压力也会显现出来。但从中长期来看,被压缩的利润空间对我市部分优势产业和强势企业而言,可能意味着一次行业洗牌的机会。在化纤行业,目前国内企业的平均生产规模为1.2万吨/年,而我市的荣盛集团、恒逸集团、道远化纤和红山化纤的产量去年就分别达到了23万吨、18万吨、13万吨和8万吨,大大超过行业平均水平,同时这些企业近来还积极利用规模、技术、管理、资金优势,向上下游延伸,核心竞争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以目前的状况,即使国内一些年产几千吨甚至更大的化纤企业因价格问题发生亏损,我市这些骨干企业仍有较大的利润空间。同样对娃哈哈等强势企业也可能存在类似情况。
综合以上情况可以发现,石油价格的上涨将对我市化工、纺织服装、轻工、食品饮料等行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这些四大行业产值约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40%)左右。尽管部分企业因储备原材料而在前两月中受益,但从全年情况来看,若油价持续上涨,其带来的各种相关产品成本上升将逐步显现,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今年工业经济运行的走势,使全年工业的发展增加变数。
呵呵 你自已看着某些地方修改一下。
国际油价大涨原因都有哪些?
2010年8月10日,据京华时报报道称,中国国内最大的民营石油企业会员组织——中国商业联合会石油流通委员会(简称石油委)会长赵友山透露,石油委已上书国家发改委,呼吁立即叫停国内的玉米制乙醇汽油项目。
理由
石油委之所以提交上述建言,是因为“汽车与百姓争玉米”,导致国内2010年上半年首次出现玉米净进口状况,并推动了玉米价格的上涨,而玉米制乙醇汽油的产量相对于国内的汽油需求来说微不足道。
石油委方面称,该机构2010年在市场调研中发现,国内部分乙醇加工厂为了享受每吨1880元的国家补贴及免税政策,使用玉米加工车用乙醇汽油,将新上市的玉米抢购一空,使得养殖业所需要的饲料玉米严重短缺,且价格大幅度上涨。根据石油委的调研,中国现在仍有1000万吨乙醇汽油制造产能,按每3吨玉米制1吨乙醇汽油的行业生产水平计算,每年需要3000万吨的玉米原料。
赵友山称,石油委已将这一情况反映给国家发改委,呼吁叫停玉米制乙醇汽油项目,并建议把相关补贴倾斜到使用木薯、麦秸等原料加工乙醇的项目中去,既可促进生物汽油的技术发展,又能解决汽车与百姓争粮食的问题。
被指
叫停被指保护行业垄断
保护有关专家指出,目前以木薯、麦秸、稻秆等为原料的生产技术不是很成熟,以玉米为燃料仍是主流。如果没有国家的补贴政策,绝大多数玉米制乙醇企业也将处于亏损状态,补贴政策是燃料乙醇企业获利的主要来源。
石油委会长赵友山也向媒体证实了玉米制乙醇汽油的成本很高,据他测算,甚至在每吨万元以上。对此,有人就提出质疑,在没有几分利润的项目怎么会有人“盲目跟风”?
针对这起风波,外界对代表民营石油行业利益的石油委呼吁叫停玉米乙醇项目表示疑惑。有评论者指出,稍微有理智者都能看明白其背后的“司马昭之心”。
在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苏振华看来,“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他认为,叫停了这个项目之后,石油企业就会继续保持石油供应的垄断地位,则是显见的事实,并不是他们所宣称的为了维护养殖业的利益。
据周修杰计算,玉米制乙醇汽油的产量相对于国内汽油需求而言,并非是石油委宣称的“微不足道”。根据我国车用乙醇汽油相关标准,是在汽油中加入10%比例的燃油乙醇调配而成。国家批准的燃料乙醇企业生产的乙醇就可配制乙醇汽油1440万吨。2009年我国汽油表观消费量为6704.9万吨,如果144万吨乙醇全部用于配制乙醇汽油,那么以玉米为原料生产的乙醇汽油占我国汽油总消费量的比例可达21.5%。
这些乙醇汽油,按照规定由定点地区的中石油、中石化负责消纳,必然会对1440万吨普通汽油的销售、储存造成影响,甚至最终影响到汽油产能。这无疑会给处于石油下游领域且在夹缝中求生的民营油企带来更多的压力。
喂车还是养人
最基本的吃饭问题
美国与巴西的经验证明,玉米等制备乙醇能够在相当程度上缓解石油供需的紧张。这对于处在工业化进程日益深化,尤其是汽车工业一日千里的中国社会而言,不啻于一种可资借鉴的经验。然而,正所谓摁下葫芦起了瓢。人类所面临的各类危机不光只有能源一项。最基本的吃饭问题,从未得到过全面、彻底地解决。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全球粮食生产已从过剩阶段进入紧缺阶段,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曾疾呼:粮食危机是一场全人类共同面临的输不起的战争。所以,在很多国家,生物燃料已引发政治性的抵制,部分欧盟成员国开始反对生物燃料发展,一些国家的支持政策也在削减或取消。在中国,粮食安全同样是一个问题,农产品进口逐年扩大,自然灾害时有发生,粮食满足食用需要方面还有不小压力,对利用粮食进行生物燃料生产保持警惕,是十分必要的。
玉米制乙醇所代表的生物质能增加了前者的分量,却翘起了另一端的紧张危机。近年来,大量生产谷物乙醇已经引起世界玉米价格急剧上升,带动饲料价格上升,从而造成猪肉等食品和消费品价格上涨。联合国甚至提出了“生产玉米汽油将会和穷人争口粮”的观点——用1公顷土地生产的谷物可以养活10个穷人,而如果生产汽油只能养活1个穷人。
不与人争粮
在中国,为了推进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的发展,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有关部委2004年曾联合出台政策,在黑龙江省等省区推广玉米加工车用乙醇汽油的试点项目。后来,随着陈粮的减少,国家明确要求各地不得盲目发展玉米加工乙醇产能。而在此次石油委的“上书”行动中,列举了当前国内部分乙醇加工厂为了享受国家补贴及免税政策,大量抢购新上市的玉米制备车用汽油的状况。石油委表示,我国目前仍有1000万吨乙醇汽油制造产能,按每3吨玉米制1吨乙醇汽油的行业生产水平计算,每年需要3000万吨的玉米原料。玉米制油使得养殖业所需要的饲料玉米严重短缺,且价格大幅度上涨。而另一个事实是,今年上半年,我国净进口玉米7800万吨,首次从玉米净出口国变为玉米净进口国,造成这一状况的根本原因是国内玉米价格相对海外来说偏高,仅东北地区玉米价格就同比上涨15.7%。“我们国家土地很少,人很多,粮食非常紧缺,我们不可能走美国与巴西的道路,所以我们的切入点在哪里?原则就是,不与人争粮。”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元春表示。 但是这种判断和担忧出自石油委,让人觉得蹊跷。按理,石油委是脱不开石油业的利益立场的。发展生物燃料,恰恰和石油业的利益相冲突,生物燃料多了,对石油的需求就会下降,石油的市场占有额就会减少,利润率就会降低。所以,石油委提出叫停玉米制乙醇汽油,很容易让人理解成是在打击竞争对手,维持自己的有限优势。而其“为了粮食安全和粮食价格稳定”的动机,很难得到人的信任,毕竟,这种信任的建立,需要有一贯的市场表现作为基础,而这种基础,恰恰是很缺乏的。
威胁粮食安全
中国农业专家
中国农业专家表示,由于生产成本过高以及人口众多,中国目前大规模使用玉米生产燃料乙醇还为时尚早。并且使用玉米大规模生产燃料乙醇可能威胁到中国粮食安全,尤其是在今年自然灾害频发的大背景下。在第九届中国长春国际农业·食品博览(交易)会期间举行的玉米论坛上,沈阳农业大学教授李新华说,使用玉米大规模生产燃料乙醇可能威胁到中国粮食安全,尤其是在今年自然灾害频发的大背景下。
原料需求推高价格
2010年年初中国西南部的持续干旱和入夏以来国内各地频发的洪水,引发了人们对中国粮食供应的担心,以及是否应该使用玉米生产燃料乙醇的争论。“我认为只有当中国玉米产量在目前基础上翻番后,才适合大规模使用玉米生产燃料乙醇。”李新华说。用全世界7%的耕地养活世界20%的人口,中国在城镇化和工业化蚕食耕地的同时,面临着不断增长的粮食生产压力。日前,中国最大的民营石油企业会员组织——中国商业联合会石油流通委员会(简称石油委)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建议,对国内玉米制燃料乙醇项目喊停。“国内各地的玉米制燃料乙醇项目目前依然正常运转,与饲料玉米等争粮,是今年上半年玉米价格上涨的推手。”石油委会长赵友山说,“一方面,一些地区面临粮食减产,另一方面,燃料乙醇生产企业的原料需求推高了玉米价格。”
非粮食原料生产乙醇
随着近年来中国家庭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增加,汽油需求量猛增。为满足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中国对能源的需求在不断增加。为缓解能源需求增加的压力,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等有关部委曾于2004年出台政策,在吉林、黑龙江等地区批准了4个玉米生产燃料乙醇试点项目,每生产1吨燃料乙醇可以得到1,880元国家补贴,并减免一切税收。在国家政策推动下,中国燃料乙醇产业发展迅速,成为美国、巴西之后世界第三大燃料乙醇生产国。“当年为了消化陈粮,同时缓解我国能源需求不断上涨的矛盾,批准了几个燃料乙醇项目。但随着我国陈粮减少,国家明确要求各地不得盲目发展玉米加工乙醇产能。”赵友山说。另一方面,玉米加工燃料乙醇的成本一直居高不下。信达证券分析师张亚飞说,生产1吨燃料乙醇要消耗3吨左右玉米,总成本约8,000元,而市场上93号普通汽油的售价仅为每吨7,750元。“中国已开始大规模种植工业用木薯和甘薯,或许用非粮食原料生产燃料乙醇将是中国突破可再生能源发展困境的解决方案。”李新华说。作为世界上主要玉米生产和消费国,中国目前玉米产量和消费量均为1.5亿吨左右。
用经济学常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的小论文、一千多字的、、、跪求
1.中东局势动荡,包括传统的以色列与阿拉伯世界的冲突,伊拉克局势等等,直接的影响就是导致输油线路的破坏,更大的则是造成炼油工业的不稳定.
2.美元持续贬值,美元经济的衰退,使得油价持续走高,简单点就是我的钱贬值了,要买同等价钱的东西就要更大数目的钱.
3.大量投机炒作,这是在前两点基础上的,所以有人利用这一机会,和炒房一个道理.
4.新兴国家的发展导致石油需求增大
5.石油作为一种不可再生,长期的使用会减少石油的产量.随着我国汽车数量的增加,对于石油的需求量也增加,需求增加,供需求关系之间不平衡导致油价上涨.
一、国际油价上涨对亚洲造成的不利影响有哪些?
高油价对亚洲经济的负面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
1、油价上涨会增加亚洲国家和地区的石油进口开支,导致贸易盈余减少或赤字增加,给亚洲国家和地区保持经常项目平衡、偿还外债、投资建设等带来不利影响。
2、油价上涨也可能使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速放慢,消费需求下降,进而减少从亚洲国家和地区的进口,这对以扩大出口为重要动力的亚洲经济来说,无疑会增加阻碍发展的因素。
二、国际油价上涨对美国的影响有哪些?
1、石油对美国经济增长速度和效率有着重要影响。不少经济分析人士预计,如果今年世界原油价格保持在每桶40美元左右的高位,美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将降低0.5个百分点。
2、油价过高还导致物价上升较快,使得美国短期利率上升的压力明显加大。美国经济近两三年能够克服重重困难最终走向强劲复苏,美联储能够长期将利率保持在几十年来的最低水平,物价处于低水平是一个重要原因。
3、油价持续走高也加剧了美国的贸易不平衡,成为推动美国贸易逆差上升的因素之一。美联储格林斯潘认为,石油和天然气期货价格的大幅上涨,会对美国经济长期增长产生重大影响。
很多想了解经济学的人们都有一种苦恼,就是现在的经济学有太多的数学公式,尤其是高等数学的普遍应用,更使得经济学远离平民。按理说经济学就是要能够明白无误地解释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各种经济现象,但是,一定要把它用高等数学的语言表达出来,大概有两个动机:一是要显示自己学问的高深;二是存心不让普通的读者看懂。 当然,我们并不反对经济学研究的数学化,对于具体经济问题的理论研究和阐述,确实需要科学的工具,但是如果是向普通的读者讲解经济学原理,那就应该像《经济学演义》那样,尽可能避开数学的表达方式。 无论如何,能够把过去我们认为高深的学问用通俗的语言和形式表达出来,在当今这个时代也算是创新了。学者们真的愿意摘下眼镜,脱了长衫,为我们写一些平民化的东西,也就很难能可贵了 石油 自从海湾战争结束后,石油的价格就在不停的上涨,从战前的每桶15$到战后的42$,再后来一直到2008年突破100美元大关。石油的价格伴随着我们90后一起成长,在这段成长历程上参杂着许多经济学知识…… 1、 由于石油的价格在不断上涨,汽车的价格不得不不断下跌,因为石油和汽车是互补商品,汽油价格上涨人们减少了对汽油的需求量,即减少了对大排量汽车的使用,而汽车生产商为了让消费者购买汽车,只能选择降价处理。既体现了企业的权衡取舍,也体现了消费者的权衡取舍。 2、 在石油价格上涨、汽车价格下跌的过程中,电动车、自行车等无需使用石油的交通工具和小型节油汽车的价格再慢慢攀升,这是因为这类交通工具与大排量汽车互为替代商品,人们在减少对大排量汽车使用的同时增加了对它们的使用。 3、 由于工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石油的使用急剧上升,对环境的破坏也越来越深,温室效应、大气污染、光污染等各类污染在侵食我们的地球,终于在冰川融化的时候人们想起了保护,于是各国纷纷取措施,努力地保护环境。其中,我国首先在海南省进行了燃油税改革的试行,试行结束后发现效果明显,于是2009年1月1日在全国范围内展开。燃油税的改革提高了汽油、柴油等的价格,利用它们价格的升高减少人们对它们的使用,既体现了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也体现了经济学中的平等----多用多给,少用少给。验证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中第7页的“许多政策改变了人们面临的成本或利益”。二、 经济体制 我国从建国直到18年,一直取的是中央经济,由国家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分配给谁。18年后,我国实行了在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旨在当更好的发展我国经济。当市场的“那只看不见的手”失灵时,就利用职能,对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这充分体现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中第一篇第一章----经济学十大原理中的原理六: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和原理七: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